中医舌像之古代发展简史
更新时间:2018-04-03 点击次数:2104次在基于中医脉象仪的研发基础之上成功的研发出了性能更为全面的中医综合诊断设备“全自动中医脉象诊断系统”,大大改进了中医四诊疗法。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关于中医舌像仪的古代发展简史,舌诊是中医学中的一项宝贵财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望舌诊断疾病的记载。巾医经典巨著《黄帝内经》中有六十多处论及舌诊的解剖、生理、病理等。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有24条论及舌质、舌苔、味觉等,如:“病人胸满,唇痿舌青……为有瘀血。”以舌青作为血瘀证的重要依据,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先河;对四十多种杂病的防治进行了具体的运用,奠定了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基础。
东汉时期的华佗医学造诣精深,创用麻醉术进行腹腔外科手术,所撰的《中藏经》为脏腑辨证的专书.魏晋时期针灸名家皇甫谧,精心学习针灸,撰写了现存zui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为针灸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是一部较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对中医诊断原理与方法有深入研究。元代杜清碧所著的《敖氏伤寒金镜录》是*部舌诊专著。该书绘制出36幅图,论述了病舌的主病、病冈、病机、治疗、预后等,对后世舌诊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代王清任是活血化瘀派的创始人,为中国解剖史*位解剖学医家,撰著《医林改错》,并自制了“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少腹逐瘀汤”“膈下逐瘀汤”“身痛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方剂。近代曹炳章著成《彩图辨舌指南》,描绘了彩色辨舌图谱,以西医知识阐明了舌的解剖、组织、生理等,为中两医融会贯通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