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

  • 20194-3
    多媒体人体针灸穴位发光模型体验针灸的作用

    多媒体人体针灸穴位发光模型体验针灸的作用“新九针”疗法由于历史的原因,源于远古时代的“九针”疗法,逐渐后世医家放弃,导致“九针”中大多针具的流失。由于改制后的新九针既保留了其原有的优点,又结合多种现代学说和技术,一经问世,就被国内外针灸界同仁赞誉为“新九针”,这一疗法也便成为“新九针疗法”。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针灸疗法的作用1疏通经络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基本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

  • 20191-28
    心肺复苏模拟人可用以急救训练

    心肺复苏模拟人可用以急救训练近年来,我国心源性猝死(即因心脏病引起的心脏骤停)的发生率为41.84/10万,若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的总人数约为55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群绝大多数都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心病为常见。心脏骤停的生存率较低,院外的猝死生存率仅为5%。普通大众若能正确掌握心肺复苏术,快速有效地启动急救措施,能够减少猝死事件。心肺复苏主要适用人群为各种原因造成的呼吸、循环骤停,其中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常发生,其次为缓慢型心律失常。急救知识和技...

  • 20191-21
    通过心肺复苏模拟人认知什么是CPR

    通过心肺复苏模拟人认知什么是CPR心肺复苏,代称CPR,既是专业的急救医学,也是现代救护的核心内容,是重要的急救知识技能,它是在生命垂危时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健康人由于心脏骤停(如触电、溺水、中毒、高空作业、交通事故、旅游意外、心脏疾病、心肌梗塞、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所造成的心脏骤停),而必须采取气道放开、胸外按压、人工口鼻呼吸、体外除颤等抢救过程,使病人在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护。在抢救过程中气道是否放开、胸外按压位置、按压强度是否正确、人工呼吸吹入潮气量是否...

  • 201812-25
    慢性胃病证治经验

    慢性胃病(炎)有脾胃虚寒、肝胃不和、肝郁脾虚、中焦湿热、胃阴亏虚等证型。若失治误治则会导致气机阻滞、气郁化火、气滞血瘀、病久入络等证。临床治疗时应明确寒热虚实、气血阴阳,辨证用药。慢性胃病治疗方法脾胃虚寒证:治疗选理中汤、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若有寒邪犯胃常用香附丸,药用木香、香附、枳壳、乌药,寒重加高良姜、荜茇。肝胃不和证:治疗选痛泻要方、柴胡疏肝散加减。若有肝郁化火或肝郁胃热,可选丹栀逍遥散加减。脾胃气滞兼见中焦虚寒证:治疗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若有呃逆加公丁香,沉香。若有胃虚...

  • 201812-25
    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的特征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痰湿体质人群易患的疾病痰湿体质由于先天遗传,后天过食肥甘、缺乏运动,导致水液内停,脾气无力运化聚集生痰,而痰湿相混,黏腻难解,又无处不到,所留之...

  • 201812-25
    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的特征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常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湿热体质人群易患疾病湿热体质多是由于先天遗传、后天饮食不当、过食肥甘厚味、久居湿地,或劳倦过度而导致的体内火热内蕴、痰湿停滞...

  • 201812-25
    十二月顺时养生:适度进补,动静结合

    12月是一年的结束,从二十四节气来说,包含有“大雪”和“冬至”两个节气。天气特点:“大雪”相对“小雪”而言,是个比“小雪”更加严寒的节气。民间认为,如果“大雪”节气当天下雪,则预示着“瑞雪兆丰年”。“冬至”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这一天白昼短,夜晚长。中医阴阳学观点认为,“冬至”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回升的节气,“冬至”以后气温下降明显,天寒地冻。中医认为,12月已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说到进补,很多人都理解为要吃营养价值高的贵重补品。其实进补是有讲究的,要“因人、因时、因地...

  • 201812-24
    人体经络系统的构成

    经络相互连接、交织,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经络系统。经络系统主要分为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这六部分。其中,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为主要经络,而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为经络的外延。(1)十二经脉十二经脉是经络的主体,它内属于五脏六腑,外分布于人体的躯体,有内有外、有表有里,具体如下:①外行经脉。根据外行经络行走位置的不同,可以把经脉分为行走于头部和躯干部的脉络以及行走于四肢的经脉。行走于头部和躯干部的经脉的通路如下:手三阴中的手太阴位...

共 124 条记录,当前 9 / 16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